close

續談武俠小說的老梗。

武俠小說曾有一度也是創作量大盛,譬如據說1930年起的還珠樓主時代,總創作字數達三億。當然這個字數跟現在的原創小說網站的百億字相比,已經不值一哂,但在文盲還很多的當時,報刊連載武俠的風潮之盛,也許不亞於現在的網路創作。

創作量一龐大,難免落入套式,這是文學界的顛簸不破的定律。

第一個,主角大多是未婚的青年男女,武功大多高強,容貌大多俊朗

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吧。大眾小說的主角要讓人喜愛,創作教學書上不知強調過多少遍了。大家還是喜歡俊美,也喜歡看主角大顯神威,而未婚嘛,自然是方便談戀愛了。愛情是一種最動人的元素,在武俠小說剛性充斥的場面中,融和愛情可收剛柔並濟之效,因此殊為重要。想想,要是主角已婚,這戀愛還如何談下去而不受讀者唾棄?徐教授舉張翠山為例,本來是主角的他,一結婚馬上就得「退場」,換他兒子當主角。

其實呢,主角性別比例,男比女多很多。男人在武學勝過女人是情理之然,在動輒用武力解決爭端的社會,此種設定相對自然。作家和讀者的性別比例也不能不納入考量,在<武俠小說讀者心理需要之研究>論文中,顯示這種文類的作者和讀者都是男性為多。這也許說明了,即使是近年竄起的女金庸鄭丰,也要選擇以男性當主角吧。

再扯遠一點,男性為主的文類,眾女戀一男也是常有的情節,張無忌、令狐沖,噢,就連韋小寶都能娶七個老婆!這跟原創言情小說中眾男戀一女是一樣的意思。人情之常,也不能說有何不對。

接下來呢,為了合理化男女主角能年紀輕輕就達到武學顛峰,自然要設計一些奇遇:武學祕笈、內力轉移等。主角通常會在奇遇之後,功力大躍進。這情況在金庸小說反覆出現,後來古龍改用三十多歲、武功已有大成的男子當主角,為這些奇遇套式找到出路。

(不過我私心依舊非常喜歡看年輕主角功力躍進的過程。)

再談一個有趣現象:主角通常都使劍。使刀的當然也有,比例相對少。使奇門兵刃的更少有,下毒更罕見。這表示寶劍仍然是兵器王道。

武俠小說的場景,既稱「江湖」,自然景色的江湖河海山川澗林瀑布懸崖一定有,人文景觀大致不脫宮、廟、寺、觀、寨、莊、宅、院、堡、客棧、妓院、賭場、當鋪,更有奇異地點如古墓、大漠、海島、地底、洞穴、火山。雖然不像現代有飛機,武俠主角還是全國走透透,帶讀者遨遊四海。

武俠人物的行為模式跟現代人不一樣,是恩怨分明、恩仇必報,因此復仇是相當強烈的行為趨力。另一方面,愛情也是,表現在武俠人物身上又更為強烈,殉情比比皆是,即便是多年以前的舊情也同樣刻骨銘心,楊過等十六年仍躍下深谷,葉二娘跟著二十多年前的舊情人而去,當然別忘了段正淳。武俠作家不免想,要是這兩種行為趨力彼此矛盾,豈不是能造成更強烈的戲劇張力呢?因此,出現了一種老梗──愛上仇人之女。袁承志愛上阿九,胡婓愛上苗若蘭,這都還好。徐教授舉了一本小說寫男主角愛上「五個」女人都恰好是仇人之女,報完仇再回去娶那些女人,這就實在太扯。

北大陳平原教授總結武俠人物的行為模式不脫:「平不平」、「立功名」或「報恩仇」三者。也許不必把這些看成老梗,而是這種文類的共通原則吧。我們不能叫愛情小說的主角不去愛,同理,也不能叫武俠小說主角不去報恩仇囉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武俠小說 創作
    全站熱搜

    倪采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