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每一間出版社都會邀請作者面談,但若對方邀請你面談,建議儘量要到,因為面談能夠獲得許多透過網路和郵件所得不到的訊息。起碼你會見到對方的人、看到對方的公司、知悉出版社內部組織(誰擁有選稿權)。若聊得愉快,對方也許還會透露業界內幕,你可以藉此學習到在出版界行走的準則。

面談多在出版社進行,也許是到公司內部的會議室,也可能在附近的咖啡廳、小餐館,通常由出版社買單。基本的寒暄過後,編輯會請作者自我介紹,也會對作者簡單介紹出版社及業界的現況,接下來才是重頭戲:你的稿件。 

編輯很有可能會問:「你願不願意改稿?」而他們要求你改的,說不定偏偏是你最得意的段落。

改稿經常是作者遇到第一件創作與商業的掙扎,但絕不會是最後一件。很可惜,新作者通常沒有多少談判的籌碼。如果答應,你喪失了創作自主權;如果拒絕,出版機會可能就此飛了。如此兩難,該如何抉擇?

事實上,改稿不僅牽涉到商業及藝術的衝突,也牽涉到作家與出版社的溝通。身為作家,怎能不捍衛創作自主權?但既要選擇出版這條路,又怎能不顧及到讀者?究竟該不該改、改哪裡、改多少、怎麼改,很難一概而論。

但是作者至少應理解出版社的心態:編輯不可能是想害你的。他們一定是認為這樣改會對銷售有幫助,才會提出如此要求,而他們在業界打滾多時,對於市場已有既定了解,即使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正確,但通常會比一般人正確,因此,出版社會希望新作者先聽從改稿建議,等到暢銷之後,編輯再退居二線,讓作家主導創作方向。一言以蔽之,就是「暢銷前,編輯主導;暢銷後,作家主導。」

如果你真的因改稿而感到痛惜,只要記著,持續寫下去,每多出版一本,多累積一些讀者,你的創作自由度就會高一分。

或者,不妨反過來這樣想。作者最需要就是能為你看稿、提供建議且具備文學素養的益友,有誰比編輯更適任?當編輯逐字逐句讀完你的作品,提出修改建議,身為出版新人的你也許可以選擇心存感激。

最後,當改稿這部分達到共識,如果出版社有意與你深度合作,可能會詢問更多細節,包括你的寫作方向吻不吻合出版方向、是否有廣泛閱讀的習慣、寫作速度夠不夠快、有沒有長期創作的決心、宣傳配合度好不好等。這就形成了一次非正式的面談,回答不宜輕忽。以上這些問題如果答案都是yes,出版社會更樂於和你合作。

本文摘自《變身暢銷小說家(增訂版) 》
 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變身暢銷小說家 增訂版
    全站熱搜

    倪采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